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原帖由 双截辫151 于 2009-12-18 09:17 发表 回叔叔,上海一号线确实已经达到它这一套系统的极限了。现在一号线是大小交路都玩不转了。
举报
原帖由 kennyking 于 2009-12-18 11:30 发表 上海的新线路貌似8号线比较失败,主要是为了九亭的那个厂。结果8号线造好了,九亭的厂也可以做A车了。
原帖由 Shinkansen700 于 2009-12-18 11:25 发表 上海一号线由于建设年代较早,信号系统用的是美国GRS的信号系统,车站联锁设备甚至还是电气集中控制的6502继电联锁…… 文中上海一号线“贴屁股”进站的情况我确实也亲眼见过,夸张的时候甚至会机外停车(即区 ...
原帖由 jason 于 2009-12-18 09:04 发表 如果说上海一二三四号线还是用心去规划和建设的话,那后续的一些线路就是为了地铁而地铁的一些急功近利之产品了,同理的还有广州的三号线,真是雷到家了。上海的地铁一号线还仅仅是站台上的人进不了车厢,而广州 ...
原帖由 丸尾花轮 于 2009-12-18 16:47 发表 1234也好不到哪里去,根本就没有考虑换乘,线与线之间的换乘不是走迷宫就是练腿劲。
原帖由 丸尾花轮 于 2009-12-18 16:44 发表 ATO,人的作用是开门,关门,启动。
原帖由 Shinkansen700 于 2009-12-18 18:14 发表 ATO是正常情况下的列车运行组织中常用的模式,并不是只要列车上线就用ATO模式的。例如,在轨旁ATP系统故障的情况下,车载ATO无法获取前方速度码,无法按自动闭塞法行车,这时就要司机按一定的限速人工驾驶列车。 ...
原帖由 双截辫151 于 2009-12-18 18:20 发表 楼上的好专家哇,感谢您老带来的很多观点和学术知识哈。
原帖由 双截辫151 于 2009-12-18 23:40 发表 很好哇,看来我要拜师了。。。
原帖由 双截辫151 于 2009-12-18 23:56 发表 可以考虑造个庙,把你们都供起来。。 算了,水到此为止。回到话题上来,其实上海一开始的轨道交通确实还是比较像样子德。至少当初1号线论证了很长时间。但是就是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上海发生的变化几乎可以用翻天覆地 ...
原帖由 jason 于 2009-12-19 09:42 发表 一号线虽然已经接近超负荷运转,但相比后续的世博献礼作品,还是很不错。但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民广场的换乘,当年我就不清楚,二号线为什么设计的时候故意远离一号线,而弄了个人民公园站,很不解……
原帖由 粉胖子 于 2009-12-19 09:48 发表 可能当初并没有换乘的概念吧 最早的1 2 3都是这样 人民广场/人民公园 中山公园/长宁路 上海火车站(南广场)/上海火车站(北广场) 新龙华/漕河泾 后来4开通了才提出“让换乘成为习惯”,所以就出现了一大批不伦不 ...
原帖由 jason 于 2009-12-19 09:59 发表 地铁相交通过而不换乘,那是很奇怪的一件事情……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开云电子官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5-5-2 18:44 , Processed in 0.387623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