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美神之舞】
"The Three Graces"
尚.卡波(法國,1827~1875)
1863~1866 年曾為羅浮宮芙洛館(Pavillon de Flore)的山牆製作雕塑,1865年為法國巴黎歌劇院正門,製作一組群像《舞》(La Danse)由於和傳統建築雕塑材料的決裂而引起極大的轟動。「為巴黎歌劇院寫下最美的一頁」是他受聘製作此一雕塑時所發下的宏願,而當它被完成時,確實為歌劇院及藝術界掀起一陣新巴洛克的風潮,雖然它影射當時歌舞昇平,靡爛奢華的景象,曾引起巴黎人的公憤,但其優雅曼妙的舞姿,欣喜若狂的神態與充滿律動的節奏感,卻是相當扣人心弦的,實不愧為19世紀晚期相當重要的雕塑作品。這件《三美神之舞》是《舞》的一部分習作,係由石膏製作,而其他石膏版本分別被收藏在巴黎奧賽美術館(Musee d’Orsay)、明尼波利斯(Minneapolis)藝術學院及尼斯等地的美術館
【舞】
"La dance"
尚.巴普提斯特.卡波(法國,1827~1875)
卡波在受聘為巴黎歌劇院製作一尊置放在劇院門前的雕塑時,曾發下宏願要「為法國巴黎劇院添上最美的一頁」;而這尊「舞」完成時,也的確在藝術界欣起一股熱潮。此作洋溢著歡樂無邪的氣氛,捕捉了狂舞歡騰的剎那,充分展現卡波的才華與特質。
【吻】
"Le Baiser"
奧古斯特.羅丹(法國,1840~1917)
羅丹是法國的著名雕塑家,創作風格深受米開朗基羅影響,擅長人物、情感及動態的深入刻畫。「吻」是羅丹眾多的知名作品中,少數能與「沉思者」相提並論的名作;藉由羅丹這件神來之作,但丁「神曲」裡保羅與法蘭契斯卡的悲劇愛情,得以感性地呈現出剎那間的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