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电子官网开云(中国)官方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800|回复: 8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云(中国)官方成长] 【有谁共鸣】杭州取景之电影《80后》观感讨论专区(附电影主题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6-29 21: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想说的话】

应叔叔的要求,发这贴子。

好不容易,在非诚勿扰AB以后,又是一部主景地为杭州的电影。想必远在他乡求学的我,应该会勾起我很多的情绪。

80后》,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会感到很纠结。因为严格意义上说,我不能算是一个标准的80后,有人甚至把我归到90后的人群当中去。我是八十年代末生人,可以算作是承前启后的一员。我介于80后和90后之间,同时具有两者的一些共同属性。

虽然说临近期末考试,可我还是忍不住溜出去看了这场电影。也许坐在我旁边其他观众们不会和我一样,在片头开始便一下子有了一种无比强烈的亲切感。

说起来我们这一届的人可以算作是和80后分享共同记忆的最后一批人。为什么这么说,最明显的,莫过于我们所受的教育。前一段时间,有两个人的名字非常红。他们不是现实中的人物,但他们在一代人的脑海里永远都不会抹去。这两个人叫做李雷和韩梅梅。没错,这就是我们英语教科书上最常出现的两个虚拟人物。而我们这一届学生,正是这一套80版英语教材的最后一届使用者。当电影中出现老版的浙江版语文书的时候,我笑了,还好,我曾经读过它。

这部影片把杭州拍的很唯美,配上本来就很曲折的故事,营造了一个属于回忆和伤感的大环境。苏堤、四眼井、美院、北山路,一个一个熟悉的地方,甚至是擦肩而过的小区巴士和绿色的TAXI,还有那老房子、老墙门,正是八九十年代至今杭州原生态生活的真实写照。杭州的美,在这部片子里显露无疑,美得让人窒息,让人不敢相信。

得故事很杯具,尽管最后的结局还算有点让人欣慰,但总归是个杯具的调调。故事用了很多倒叙的手法,在平淡不惊中埋下了许多的“地雷”,而到快要结尾的时候,这些“地雷”一个一个的“爆炸”,让人一下子生出许多愁绪来。这样的手法在电影里不算少见,但一次又一次的仍能打动观众的心。

影片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有一些情节有失真的成分,比如说非典时候闻嘉独闯疫区看望明远的那场戏,不过也算是小瑕疵了,反正是电影么。

走出影院的时候,心里一直不能平静,说不出的滋味。我问过很多人看完这部片子的感受,他们都说,堵得慌。本想多写一点感受,但是好像欲言又止,还回味在之前的剧情之中。我觉得对于20岁到30岁之间的杭州人,看这部片子就好像在找自己一样,与其说是在看电影,还不如说是在重新一次的回首自己曾经走过的路。现在大家很喜欢给一群人贴上标签,而80后正是被贴标签最多的一群人,我想电影当中的诠释,应该被单纯的贴标签要贴切的多吧。

在豆瓣上看到一篇影评,觉得很不错,很喜欢它的最后一句话,我也想用这句话来结束我的这篇东西吧——“在一幅城市的悠远画卷里,留住这十五年的记忆,恰好是一本杭州80后的原生态写真集。

把这篇影评贴出。接下去,希望大家可以在此留下你观影后的感受。


背景音乐:电影主题曲《这么近,那么远》,歌词如下,请点击收听。
作曲/作词:彭青

我离开钱塘的第三年
时常想起那个夜 走在古旧城墙边
记得特别清晰夜风的气味
还有划过周围的脸 我怎么能不想念
满目皆是黑夜 扇扇门挡在我面前
唱起歌来的时候回声穿越
这么近那么远 走在世界的后面
我埋首寻路 不愿看见内心的牵连
这么近那么远 现实和梦境相叠
月光皎洁 水云光线
也许这是一个人的思念
我离开钱塘的第三年
时常想起那个夜 走在古旧城墙边
记得特别清晰夜风的气味
还有划过周围的脸 我怎么能不想念
满目皆是黑夜 扇扇门挡在我面前
唱起歌来的时候回声穿越
这么近那么远 走在世界的后面
我埋首寻路 不愿看见内心的牵连
这么近那么远 现实和梦境相叠
月光皎洁 水云光线
也许这是一个人的思念
有风吹过的触感 在十字路口徘徊
我以为终于不用说再见
这么近那么远 走在世界的后面
我埋首寻路 不愿看到内心的牵连
这么近那么远 现实和梦境相叠
月光皎洁 水云光线
也许这是一个人思念

[wmv]http://224.cachefile20.rayfile.com/c964/zh-cn/download/7eb351c9ef624ab53e3206a7880a0104/preview.mp3[/wmv]

[ 本帖最后由 双截辫151 于 2010-7-1 10:55 编辑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收藏收藏
82#
发表于 2010-10-28 02: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大长今3 于 2010-10-28 02:48 编辑
nowonder 发表于 2010-7-16 15:45
让我比较触动的是那个脸上有疤的的哥,送星辰到桥边,发觉她情绪不对,只说了句,“姑娘我就在这里等你”… ...


那个司机是20年前撞死沈星辰爸爸的司机
81#
发表于 2010-7-21 14:10 | 只看该作者
原来看剧情介绍,有点怕会老套,不过看到预告后,觉得景色拍的真美,而且杭州是我喜爱的城市,所以支持一下哦,呵呵~
80#
发表于 2010-7-18 16:49 | 只看该作者
作为80后作为杭州人的我看了以后那不是一般的堵……

和朋友一起看完出来那会儿都懵了,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79#
 楼主| 发表于 2010-7-16 18:5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ason 于 2010-7-16 18:43 发表 这段确实很动容,男女的爱恨情愁让女主角伤神无助,而一位陌生司机的一句简单问候却让她感受到了人间真情。可能不少观众(包括我)会认为这司机就是当年撞死女主角父亲的肇事者似乎非常生搬硬套,但现实生活中不免也真的也有如此 ...
这一段的情节处理的很神奇。
78#
发表于 2010-7-16 18:4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nowonder 于 2010-7-16 15:45 发表
让我比较触动的是那个脸上有疤的的哥,送星辰到桥边,发觉她情绪不对,只说了句,“姑娘我就在这里等你”……在平身最孤立无援举目无亲的绝望境地,竟是一位萍水相逢的司机留下的一份守候。



这段确实很动容,男女的爱恨情愁让女主角伤神无助,而一位陌生司机的一句简单问候却让她感受到了人间真情。可能不少观众(包括我)会认为这司机就是当年撞死女主角父亲的肇事者似乎非常生搬硬套,但现实生活中不免也真的也有如此的前因后报,或许这一切都是冥冥中注定的吧……
77#
发表于 2010-7-16 17:1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ason 于 2010-7-4 00:00 发表 你一大把年纪还去追星了啊,哈哈……
莫非你不追么,只是你的姐姐没来杭州么。再说是她们出现在电影院,又不是我追着他们去看电影的。
76#
发表于 2010-7-16 15:45 | 只看该作者
让我比较触动的是那个脸上有疤的的哥,送星辰到桥边,发觉她情绪不对,只说了句,“姑娘我就在这里等你”……在平身最孤立无援举目无亲的绝望境地,竟是一位萍水相逢的司机留下的一份守候。

有多少人会关心那些在湖边仰望横出来的树杈、研究是否上吊的家伙,或者凝视湖水发呆、纠结是否下跳的路人。我们那么匆匆,怎省得为身外之人逗留,我们又那么琐碎,8卦明星桃色官员丑闻。

看电影的妙曼之处,就是看完之后,总能让心中的一份坚持变得更清晰明亮些,无论是星辰的爱情,的哥的善念。就像影片里说的,即使世界上所有白色的东西最后都会变黄,但是有一种不变的单纯去抓住纯白、追求至善,这种行动本身就是最漂亮的。

故事的巧妙或者说刻意之处在于,那的哥就是故事开头星辰父亲出车祸的那个无辜的肇事司机。的哥命运的几波转折通过谋生艰难的几个镜头,让本来比较俗套的故事添了一些现实的细节。还有片中的反角那个死胖子在井边打电话招来警察的哆嗦样很真实很小人,哈哈
75#
发表于 2010-7-14 00:2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ihui0252 于 2010-7-13 10:02 发表

就是没有领悟到~~~


恩,那你重新看一遍。
74#
发表于 2010-7-13 10:0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ason 于 2010-7-13 01:15 发表


如何没有领悟到?

就是没有领悟到~~~
73#
发表于 2010-7-13 01:1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ihui0252 于 2010-7-12 08:45 发表
走出电影院的时候有种说不出的感觉,那些熟悉的场景并不如之前期待的一样,还有就是那个弟弟走得太可惜了~~坐在公交车上跟朋友发短信后,才知道原来那句“遇见就不再错过”我没有领悟到~~~


如何没有领悟到?
72#
发表于 2010-7-12 09:45 | 只看该作者
据说那个出演弟弟的是总理的孙子。
71#
发表于 2010-7-12 08:45 | 只看该作者
走出电影院的时候有种说不出的感觉,那些熟悉的场景并不如之前期待的一样,还有就是那个弟弟走得太可惜了~~坐在公交车上跟朋友发短信后,才知道原来那句“遇见就不再错过”我没有领悟到~~~
70#
发表于 2010-7-12 01:28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有时间好好地看一看。。
69#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22:5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粉胖子 于 2010-7-8 22:40 发表

对的 另外我好像打成总监制了 一出来就是这个 我和同学都惊讶了 不知道我的观后感还出不出得来的

确实这个实在是。。。
还算好字幕出来的时候是柳营路那幢房子的走廊,墨黑踢踏的一片。
68#
发表于 2010-7-8 22: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双截辫151 于 2010-7-8 22:38 发表

。。。总顾问

对的 另外我好像打成总监制了 一出来就是这个 我和同学都惊讶了 不知道我的观后感还出不出得来的
67#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22:3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丸尾花轮 于 2010-7-8 22:34 发表
黄     王
坤     国
明     平

。。。总顾问
66#
发表于 2010-7-8 22:34 | 只看该作者
黄     王
坤     国
明     平
65#
发表于 2010-7-8 22:32 | 只看该作者
我发了 只是里面有黄XX和王XX 所以要被审核了、、、
64#
发表于 2010-7-8 22:31 | 只看该作者
为了这本片子大老远的从滨江的学校赶到西城去,再赶回城南的家里。但觉得,很值得。
是和同学去看的,之前我们都很期待这部片子。我期待的是杭州,他期待的是哥哥。
检票进场,灯光渐暗。片子开始放映,首先跳出来的不是导演,不是主编,而是总监制:黄坤明 王国平。看来这部片子是打定杭州牌了。
进入正片,首先就是熟悉的将军路(欢迎指正),感觉十分亲切,葛岭的老房子,苏堤的桃柳,绿色的出租车,穿梭而过的小区巴士,两个在杭州长大的孩子,可以说经历都比较可怜,都是来自单亲家庭的孩子,人生历程也比较曲折,但最终他们在经历了非典,恋人,高墙生活,经历了成长,最终走到了一起。片中死的人很多,但活下来的人最终还是收获到了自己的幸福。
片尾,大家都结束了,但我和同学还是留下来听完了片尾曲,他很想听听陈楚生翻唱哥哥的《天长地久》,我也是听着不是那么熟悉的旋律,看着鸣谢的种种,总觉得这部电影吸引的我40%是剧情,60%的是杭州的感觉。
希望,天长地久,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是经历成长后的我们都能得到的美好的结果。
63#
发表于 2010-7-4 00:0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丸尾花轮 于 2010-7-3 21:17 发表
今日有幸和女主角合影留念


你一大把年纪还去追星了啊,哈哈……
62#
 楼主| 发表于 2010-7-3 21:5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丸尾花轮 于 2010-7-3 21:17 发表
今日有幸和女主角合影留念

强烈要求上图。
61#
发表于 2010-7-3 21:17 | 只看该作者
今日有幸和女主角合影留念
60#
发表于 2010-7-3 18:35 | 只看该作者
今日去看过此片,画面不错,但剧情一般。
59#
发表于 2010-7-1 23:1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nowonder 于 2010-7-1 13:31 发表

是的 最近期的《看电影》刚好有这部片子的特稿 好想膜拜下原作3小时的剧本p45


咱老百姓看不到这原作3小时剧本的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开云电子官网 ( 浙ICP备11041366号-1 )

GMT+8, 2025-5-1 14:52 , Processed in 0.58702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