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电子官网开云(中国)官方

标题: 三潭印月何必“代表”什么? [打印本页]

作者: 婆留乡人    时间: 2020-10-10 17:05
标题: 三潭印月何必“代表”什么?
本帖最后由 婆留乡人 于 2020-10-28 09:58 编辑



三潭印月 何必 “代表” 什么?



[attach]4984728[/attach]
  清《南巡盛典》三潭印月图



三潭印月景名,今存史籍最早见于南宋《方舆胜览》,然而当时画家陈清波的同题画作题名和《梦粱录》一书,均不作“印月”而作“映月”。有人认为杭州方言 “印、映” 可以通用,其实两字字义相差很大,就赏月而论,似以“映"字为妥。

“映月”终于定格成了“印月”,大约是清康熙题西湖十景时写成“印月”所致,“皇帝圣旨口”嘛。


但这一改,却引出了“三潭”如何“印月”之争。清陈璨《三潭印月》诗云:“碧水光澄浸碧天,玲珑塔底月轮悬”,即“月光映潭,分塔为三,故有三潭印月之目”。


清丁立诚《三潭灯代月》诗却说:“下弦无月帐夜游,塔里明灯火四流。依然幻作三潭月,波绿灯红斗颜色。”“印月”成了由人工在塔中点燃灯烛,烛光从各个石塔的圆孔中透出若许多小月倒映湖面的奇妙景观。

[attach]4984741[/attach]
三潭印月景名碑亭  老照片


加上此前陆次云已在其《湖壖杂记》中记载,顺治九年(一六五二年)春,他与友人在将台山顶见月下小瀛洲放生池左侧湖面有三大圆晕出现,同行一僧人说此即“三潭印月”,于是他悟出“印月”“其似月而非真月”,另立一说。

到了现代,有人又从光学角度考察分析,说三个石塔的位置系古人依据光线反射原理而设计安排。游人站在小瀛洲“我心相印亭”外的岸边,把眼睛当成三角架上的测远镜,先看居中之塔,视线透过其中孔,但见一片圆圆的水光,再望左右两塔,也是波光绰影;其原因是三塔的位置和岸上的人的立足点连为一线形成两个全等三角形,立足点正好是三线之交,每个塔上的圆孔在月下犹如印在水面一般,构成天上湖中数月交辉的画面,再添一说。


[attach]4984727[/attach]
小瀛洲南 湖面上 三座小石塔  方  及 摄

至于宋时人们究竟如何观赏、评价“三潭印月”,正如锺毓龙《说杭州》所云:“不可考矣。”

所以,连“印月”究竟是怎么回事,尚且“诸说纷纭”,就先不必问“代表什么”这样“高深”的问题啦!先把“三潭”如何“印月”搞个明白,再说吧!



作者: 婆留乡人    时间: 2020-10-17 19:09
新浪博客 有朋友说:“三潭印月” 比 “三潭映月”要“更胜”,他对这个 景名 的 理解 是 三潭 平静湖面的 月亮 就如同一枚钤盖在 水面的  印


[attach]4985104[/attach]


作者: 婆留乡人    时间: 2020-10-18 12:25
自古以来就写作 “印月”, 从实存文献 的情况看 是 未必的。不过,探究 应从“印月”入手,还是 更易有所 收获 和 领会,包括 想弄清“代表什么”,还是 得先从 “印月”切入。
作者: 老诸    时间: 2020-10-23 17:57
[attach]4985324[/attach]


[attach]4985325[/attach]

作者: 婆留乡人    时间: 2020-11-27 20:00
关于 “三潭” 如何 “印月” 的问题,首先需要搞清的是: “三潭” 究竟 是个 什么概念?
—— 是指三个 “潭” 吗? 假如是指 “潭”,“潭” 又在哪里呢?


[attach]4986871[/attach]

作者: ngct1999    时间: 2020-12-21 19:57
南宋就有了,不是说湖中三岛明朝后才吗?
作者: 婆留乡人    时间: 2020-12-27 13:49
ngct1999 发表于 2020-12-21 19:57
南宋就有了,不是说湖中三岛明朝后才吗?

“湖中三岛” 如果 是指 小瀛洲、湖心亭 和 阮公墩 ,那么 要到 清 嘉庆 之后 才有,明朝 还早呢
作者: 婆留乡人    时间: 2021-1-10 16:04
西湖中 人工岛 见于史书记载的 最早是  水心保宁寺[attach]4988688[/attach]

作者: 婆留乡人    时间: 2021-2-13 19:11
三潭印月 现在 三座石塔+小瀛洲  的格局,初步成型于 清朝雍正五年(1727)。
[attach]4989567[/attach]


作者: 婆留乡人    时间: 2021-4-28 18:02
本帖最后由 婆留乡人 于 2022-1-18 16:05 编辑

[attach]4991411[/attach]

西湖十景 不但是 题名景观 之 经典,而且 也不断地处在变化之中,比方说下图,就是 小瀛洲岛 南端 现在所谓 “我心相印亭” 民国时期传到上世纪五十年代重修后的外观风貌。作为曾经的 佛寺的“山门”,倒是 比后来 重修的样子 要合乎其“形制”

作者: 婆留乡人    时间: 2021-5-19 12:11
[attach]4991825[/attach]


20世纪初,一名老外 找到这个场景,按下快门,留下了一张 “湖中湖” 垂钓的 老照片

作者: 婆留乡人    时间: 2021-5-23 13:04
清同治、光绪年间,清长江水师提督彭玉麟,退出行伍后,据西湖小瀛洲筑退省庵为养老之地。孙儿女亲家、老友俞曲园经常偕友人来岛上与彭雅集。曲园老夫子 在其《春在堂日记》中有多次言及。不料 某刊所发某文, 却“据传” 称彭氏仅在西湖边 造了一处“草庐” ,至于把梅姑的墓 “迁到了庐前” 更是 纯属 子虚乌有
[attach]4991937[/attach]

[attach]4991938[/attach]

作者: 婆留乡人    时间: 2021-6-7 10:17
西湖三潭印月,不但是西湖申报世界遗产的重要资源和典型例证,而且 也是中国古典园林“江湖地”杰作的精品之一,足以 在 全世界、全人类 景观精华 丛林中 据有 显赫的一席之地。从这个意义上讲,其“代表”性 与时空并存。清末民初的 康有为, 在小瀛洲留下了下面这副 品题长联——[attach]4992250[/attach]




作者: 婆留乡人    时间: 2022-1-27 21:07
保护好西湖的每一处 名胜古迹 是必须的
作者: 杭州135    时间: 2022-2-18 20:53
其实,三潭印月的那个“潭”字,也是语意不清的。哪个典籍里面说过,水面上的塔,是叫做潭的?只看见过,把水深的地方叫做潭。
作者: 婆留乡人    时间: 2022-2-19 12:17
杭州135 发表于 2022-2-18 20:53
其实,三潭印月的那个“潭”字,也是语意不清的。哪个典籍里面说过,水面上的塔,是叫做潭的?只看见过,把 ...

这个西湖之谜:
“三潭”之潭在哪里,早在南宋末年即“不知定所”(见清《湖山便览》),至今,仍是费人猜度的一个“谜”。
南宋潜说友《咸淳临安志》提到“湖中三潭”的位置,只是笼统地说:“土人相传云在湖中”。
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也仅记载道:“相传湖中有三潭,深不可测。”因此,有人怀疑“三潭”并不是湖中什么“潭”,而只是小瀛洲岛上的三口放生池。此岛的前身,乃是后晋天福年间(936-944)吴越国时所建的水心保宁寺,杭州人经常“放生于此”。
还有一说则认为:三潭即三塔。民间传说,西湖水中有三个地方为“水妖”所居,因而建造三座佛塔加以镇压以免它们捣蛋添乱子,比如钟毓龙《说杭州》就说:“三潭又名三塔”。


作者: 婆留乡人    时间: 2022-2-19 12:56
【还有一说则认为:三潭即三塔。民间传说,西湖水中有三个地方为“水妖”所居,因而建造三座佛塔加以镇压以免它们捣蛋添乱子,比如钟毓龙《说杭州》就说:“三潭又名三塔”。】========== 个人以为 “塔” 和 “潭” 字 或许因 字的发音 相似相近,因而 “混为一谈”了,见诸 文字 ,“三塔” 被写成 “三潭” ,因 南宋初 有大批 豫地 人士 来到 吴地 ,方音不同 会 引起 这种现象的发生------------- 当然 这仅是 假设的 推测 之词,有待 证实
作者: 婆留乡人    时间: 2022-6-13 11:09
小瀛洲 【碑亭清旷】     二我轩《西湖胜景》   之一

[attach]4998657[/attach]

作者: 婆留乡人    时间: 2022-6-13 11:42
【碑亭清旷】     二我轩《西湖胜景》   之一 的 的 图注 文字 简约清新 又 不失典雅。

[attach]4998659[/attach]

作者: 婆留乡人    时间: 2022-6-24 10:01
《中国国家地理·浙江杭州》附刊封面   2022.06.24  【杭州西湖日】首发


[attach]4998862[/attach]

作者: surpasspine    时间: 2022-7-1 09:23
可是,不论怎么说,三潭印月在我们普通人的心里她就是代表杭州西湖的。只要想到或者说起杭州西湖,脑海里第一个画面就是三潭印月
作者: 婆留乡人    时间: 2022-7-2 10:22
surpasspine 发表于 2022-7-1 09:23
可是,不论怎么说,三潭印月在我们普通人的心里她就是代表杭州西湖的。只要想到或者说起杭州西湖,脑海里第 ...

代表 杭州和西湖的 不止三潭印月:保俶塔+宝石山、六和塔、断桥……都有代表性
作者: 婆留乡人    时间: 2022-8-25 11:46
  [attach]4999923[/attach] 小瀛洲 画意

作者: ngct1999    时间: 2022-9-11 12:49
婆留乡人 发表于 2022-7-2 10:22
代表 杭州和西湖的 不止三潭印月:保俶塔+宝石山、六和塔、断桥……都有代表性

杭州牌:六和塔+钱塘江大桥
西湖牌:保俶塔+断桥+三潭印月
作者: 婆留乡人    时间: 2022-11-20 18:48
[attach]5000810[/attach]

作者: 婆留乡人    时间: 2022-11-20 21:04
婆留乡人 发表于 2022-11-20 18:48

沙孟海 的 老师 钱太希,曾书写《小瀛洲万字草堂碑》。他的书法作品有《安石碎金》。
作者: 婆留乡人    时间: 2023-4-4 09:52
[attach]5002368[/attach] 小南湖,南高峰,花港观鱼,【代表】西湖 山水相依 的 一大特色!

作者: 婆留乡人    时间: 2023-4-24 11:39
三潭印月 胜景的形成 ,网络上的许多説法 归结为 苏东坡所为 其实不然:苏轼所树只是 小石塔 数个,它们的位置 也并非同如今人们所见 只占一小块水面
作者: 6262962    时间: 2023-4-30 21:30
三坛映月  
作者: 婆留乡人    时间: 2023-5-1 09:31
民国《西湖探胜记》  封面设计 用了【三潭印月】做 图案  (顾明道 著)


[attach]5002842[/attach]

作者: wwwgggyyy    时间: 2023-5-14 13:55

作者: 婆留乡人    时间: 2024-6-26 17:44
从玉皇山顶俯瞰西湖
作者: 婆留乡人    时间: 2024-6-26 17:48
从玉皇山顶俯瞰西湖和小瀛洲  [attach]5007304[/attach]

作者: 婆留乡人    时间: 2025-3-4 19:10
[attach]5009799[/attach] 老照片,三潭石塔 是 常客
作者: 婆留乡人    时间: 2025-3-21 20:57
[attach]5010267[/attach]
英国驻宁波外交官 阿尔巴斯特 约1858年拍摄的 三潭九曲桥, 可能是 时间最早的小瀛洲景象老照片 。

作者: 婆留乡人    时间: 2025-4-5 15:20
[attach]5010680[/attach] 西湖小瀛洲 开网亭 网开三面 积德行善 清明长春




欢迎光临 开云电子官网开云(中国)官方 (/) Powered by Discuz! X3.4